自古以来,泼妇虽多,但敢带着怒火闯进军队撒泼的女人却寥寥无几。几千年的历史里,石敬瑭遇到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女子,她一口咬定军马吃了她的粮食,而负责养马的军官则坚决否认。这个小小的纠纷最终闹到了石敬瑭的面前,这场争执究竟会如何收场?养马的军士是否真的应该为马偷吃粮食承担责任呢?
石敬瑭在担任官职期间,秉持着亲自处理事务的原则,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案子,也都亲自上手处理。因此,许多关于他审案的故事也流传至今。一天,一个养马军士带着一位村妇来到了石敬瑭的公堂,要求为自己争取公道。这位村妇一进门便开始抱怨,声音大得几乎要把屋顶掀翻,似乎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委屈。
根据村妇的陈述,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:某天,阴雨连绵,天气非常糟糕。尽管雨不大,却让屋里的空气变得潮湿,连带着家中的粮食也都受到了影响。几天的等待后,终于迎来了一个大晴天,村妇决定将粮食搬到外面晒晒。她忙活了整个上午,终于把所有粮食都摆开晒了。可是,晒完粮食后,她却有些事儿要做,便回到院子里洗衣服。就在她洗衣服的过程中,一支军队路过,而其中一位士兵突然需要离开,他将马牵到一旁,随手把马放在那里。
展开剩余78%村妇洗完衣服,准备晾晒时,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。她走出院子一看,正好看到了那匹马。令她震惊的是,马的位置距离她晾晒的粮食不过几步之遥。她赶紧跑过去查看,却发现马似乎并没有吃掉那些粮食。尽管如此,村妇心里依旧认为,马一定偷吃了她的粮食,尽管眼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。
事实上,军马并不会随便吃人家的粮食,养马的士兵对此非常了解。军马如果没经过严格的训练,是不可能随便吃任何东西的。就像家里的狗能识别主人一样,军队中的马也是经过挑选和训练的。然而,村妇并不知情,她的直觉告诉她,这匹马一定吃了她的粮食。当士兵回来后,村妇立刻责问,并坚决指控军马偷吃粮食。士兵表示,自己的马肯定没吃粮食,但显然,面对村妇的固执,他无从辩解。
士兵提出了一个建议:“我们可以将马留在这里,让你和我离开,如果马低头吃了粮食,我承认我的错,按你要求的方式赔偿。如果它没有动粮食,你就不必再纠缠。”村妇同意了这个提议,两人把马留在原地,而自己则退到院子里等着。
然而,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那匹马始终站在原地,一动不动,并没有低头去吃粮食。当士兵准备带走马时,村妇突然提出新疑问:她认为,马应该是吃饱了,不想再吃了。士兵面临困境,他知道马肯定没有吃粮食,但也无法再解释。两人一番拉扯,最后决定去找个公正的官员来裁定,于是他们来到了石敬瑭的公堂。
进入公堂后,村妇立刻大声诉说自己的冤屈,而石敬瑭静静地听完了她的叙述。石敬瑭思索片刻后,提出了解决方案:“既然两位都没有亲眼看到马是否吃了粮食,那我们就直接检查马的肚子,看看它肚子里是否有粮食。”这话一出,养马的士兵立刻反应过来,坚决表示不能这么做。对于军士来说,战马的生命至关重要,如果杀死这匹马,士兵的前途也会随之破灭。此时,他已经知道,马肚子里不会有任何粮食,但要保护自己的生命,他不得不抵制石敬瑭的提议。
村妇见士兵如此抵抗,更加确信士兵心里有鬼,她认为士兵心虚,才不愿让马被检查。石敬瑭则在给出合理裁定的同时,提醒村妇:“如果马肚子里没有粮食,那么你就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,赔偿马的生命!”这一番话让村妇也有些动摇,但她的自信依旧未减。士兵见村妇依旧坚持不退,心生一计,劝她放弃,但村妇不为所动,反而更坚决地要求石敬瑭“公正断案”。最终,石敬瑭命人去把那匹战马带来,并执行“判决”。
门外的马被带进来后,几名衙役将其扑倒,迅速进行了致命的割喉和开膛操作。在众目睽睽之下,他们翻检马肚子,然而,肚子里什么也没有,连一粒粮食也未曾找到。村妇还不信,亲自动手翻找,但结果依旧一无所获。看到这一幕,村妇顿时傻眼了。她曾信誓旦旦,如果没有粮食,她的人头就要偿命,而现在,终于轮到她付出代价了。
石敬瑭冷静地命令将她抓捕,并送进了死囚牢。至此,村妇的悲剧彻底展开。士兵为了自保,被迫将马尸与自己一起送回军营。军营的上级看到马的尸体后,迅速将士兵送到刑场,最终,士兵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斩首。村妇的家属赶来之后,她也在不久后被押赴刑场,最终在闹市处决。
这一事件迅速传遍四方,引起了极大的反响。部分人认为石敬瑭判决过于严苛,因小事处死两人,显得过于残忍;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石敬瑭的做法非常合理,严明的法治使得人们不敢轻易挑衅。此案过后,石敬瑭的名声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他不再为琐事烦扰,反而能够腾出时间进行更多的战略布局,最终利用契丹人的力量,成功夺取了天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央企配资流程详解最简单-杠杆股票-股票配资平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